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009333
中医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13KB,1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中药治疗)和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结果:观察组纳差、乏力、胁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肝脏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医;肝纤维化;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 R6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1(b)-085-01

    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病例的不断增多,其引起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1-2]。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纳差、腹胀等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肝脏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可能出现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安全。本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肝脏纤维化、肝硬化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40~75岁,平均(53.6±12.1)岁,病程2~25年。患者均为乙型肝炎引起,临床诊断均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120例患者HBsAg阳性,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均异常增高。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病程长短、临床实验室检查情况经过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片,每日1次,10 mg/次。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方剂:由柴胡、党参、白术、苻苓、枳实、青皮、当归、白芍、砂仁、湘曲、茜草、白茅根、鳖甲、地龙、甘草等15味药物组成。以200 ml开水冲后分2次温服,各组患者同时辅助保肝药物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纳差、乏力、胁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肝脏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变化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见表1。观察组纳差、乏力、胁痛、腹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肝脏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

    见表2。观察组肝脏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经成为一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5%~20%有病毒活跃复制的慢性乙肝患者在5年内发生肝硬化,而慢性肝硬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5%,同时乙肝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较非乙肝患者升高了200倍[4]。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5]。肝硬化是由于气虚血滞,以致瘀血滞流,着而不去,凝血与痰湿蕴结,阻滞血络则成痞块(肝脾大),进而凝缩坚硬,推之不移;若脉道受阻则络脉怒张,青筋暴露[6]。中药汤剂主要具有疏通脉络、健脾养肝、凉血活血、软坚散结、清除肝内淤积、改善肝脏微循环等作用。本研究通过自拟中药方剂治疗的观察组和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纳差、乏力、胁痛、腹胀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肝脏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继红,解莹,许谦.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3):360-361.

    [2]郑功泽,王晶,赵爱玲.护肝培元胶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5):916-91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13KB,1页)